给人工智能戴上法制“紧箍”
2017年,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五环路上被查,一时成为舆论热点。在之后不到一年时间里,北京和上海相继出台管理办法,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试验。旧问题解决了,新问题又产生:无人驾驶汽车发生损坏财物或者伤人的情况如何进行归责?智能医疗技术造成的医疗事故罪等业务过失犯罪如何定性?人工智能创作作品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时,艺术家如何维权?新形势下,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对法律制定与司法实践提出了新要求。
人工智能犯罪的责任认定应遵循技术中立原则。技术背后的责任主体仍然是人,应对利用或滥用技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主体直接归责。2017年,绍兴破获全国首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。案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涉及非法获取网站后台数据、使用“撞库”软件获取账户密码等多个方面,相关犯罪嫌疑人均受到了法律制裁。可见,技术成不了软件开发者违法犯罪的保护伞。
相比于主观上开发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犯罪,人工智能技术因自身不完善造成的过失犯罪更为复杂。比如,自动驾驶汽车未来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后,如果出现毁物或伤人情况,相关责任该如何认定?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单勇认为:“相关行政法规已经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准入问题做出了规定,民法也应跟进相关问题。应在特定人工智能技术获得相关行政及民事法律法规的许可后,再考虑智能机器运行可能衍生出的社会危害性,以及是否需要刑法介入的问题。”
人工智能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,也能在犯罪预防、破案、量刑等方面发挥作用。2017年7月,我国“国双”检察院线产品推出定罪量刑辅助系统。根据给定资料、结合法律法规和既往案例,该系统可以给法官提供量刑建议,有利于促进量刑规范化。此外,利用大数据筛查违法犯罪高危人群有助于预防犯罪发生。单勇认为:“近期发生的两起滴滴乘客遇害案中,犯罪嫌疑人都在P2P平台借了不少高利贷而又无力偿还。这类群体具有高危犯罪人群的特征。如果我们运用经济及金融大数据、社交大数据对司机进行大数据筛查,排除高危人群进入顺风车司机行业,就能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。”此外,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犯罪地图并向公众公开,能为民众安全生活提供行动参考。
总之,人工智能不仅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,也将改变法制环境。怎样用人工智能促进法制建设,同时给它套上法制的“紧箍”,不让它胡作非为,是依法治国的新课题。
相关内容
- “药食养生 源味亳州” 1688产业带领跑计划暨超级产地发布会盛大启幕
- 中信银行(合肥)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再次斩获国家级质量大奖
- 体验戏曲之美,弘扬中华优秀文化
- 阜阳油库开展“安全生产月”专项应急演练
- 实际行动确保“三夏”保供工作
- 科技创新成为酒企高质量发展的“不竭动力”
- 透过这场芒种时分的论坛,看见金种子科技创新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
- 先行一步的馥合香,牛在哪里?
- 守正创新,金种子勇做探索酒类新世界的坚定旗手
- 芒种重磅发声,金种子馥合香化身“技术控”勇闯白酒新世界
- 中国白酒产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
- 科技创新护航 馥合香发展加速
- 科技赋能金种子馥合香,引领白酒新世界
- 金种子馥合香大本营焕新上市,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
- 迈入白酒“新世界”的金种子
- 华润入驻近一年 金种子蝶变焕新叩响白酒新世界大门
- 金种子馥合香,变了!
- 雨润百谷 聚势新生丨金种子馥合香品牌焕新发布会圆满举行
- 融众香之长,聚中国力量!金种子馥合香品牌焕新再出发
- 华润系白酒首次集体亮相 展位时尚互动流光炫彩